小腹疼痛看似是生活中常见的小状况,却可能是健康拉响的警报。很多女性在出现小腹疼痛时,往往会自行服用止痛药缓解,但这种做法可能掩盖病情,延误治疗。小腹疼痛的原因复杂多样,其中妇科疾病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,每一种病症都有其独特的 “疼痛密码” 。
盆腔炎是导致女性小腹疼痛的常见妇科疾病之一。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如子宫、卵巢、盆腔腹膜等发生的炎症。它引发的疼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,常在劳累、性交或月经前后加重。这是因为炎症刺激盆腔内的神经,导致疼痛持续存在。除了小腹疼痛,盆腔炎患者还可能伴有白带增多、质稠、色黄,以及月经紊乱等症状。部分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高热、寒战、乏力等全身性症状。如果盆腔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,炎症可能扩散,导致输卵管粘连、阻塞,进而引发宫外孕或不孕等严重后果。
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是引发小腹疼痛的 “罪魁祸首”。正常情况下,子宫内膜应生长在子宫腔内,但当这些内膜细胞 “离家出走”,种植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,如卵巢、盆腔腹膜等,就会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。患者在月经期间,异位的内膜也会像正常内膜一样出血,却无法排出体外,从而刺激周围组织,产生疼痛。这种疼痛具有明显的周期性,通常在月经来潮前 1 - 2 天开始,月经第 1 天最为剧烈,以后逐渐减轻,可持续整个经期。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深部和腰骶部,有时还会放射至会阴、肛门或大腿部位。此外,子宫内膜异位症还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、性交疼痛、不孕等问题。
展开剩余47%子宫肌瘤同样可能引起小腹疼痛。虽然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,但当肌瘤发生变性,如红色样变时,就会出现剧烈腹痛。红色样变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,是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坏死,由于肌瘤内小血管退行性变引起血栓形成、溶血、血红蛋白渗入肌瘤内,使肌瘤呈红色,患者会感到小腹持续性疼痛,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发热等症状。另外,当肌瘤较大压迫周围组织,或发生蒂扭转时,也会引发疼痛。蒂扭转是子宫肌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,常发生于瘤蒂较长、活动度大的肌瘤,患者会突然出现一侧下腹剧痛,伴有恶心、呕吐,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导致肌瘤坏死、感染。
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也是导致小腹疼痛的紧急情况。卵巢囊肿是卵巢内或其表面形成的囊状结构,当囊肿生长到一定大小,蒂部较长且活动度好时,就可能发生蒂扭转。蒂扭转后,囊肿的血液循环受阻,会引起剧烈的一侧下腹疼痛,常伴有恶心、呕吐甚至休克。而卵巢囊肿破裂则多发生在剧烈运动、腹部受到撞击或性生活后,囊内液体流入腹腔,刺激腹膜,引发突然的下腹剧痛,疼痛程度因破裂口大小和出血量而异。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急腹症,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危及生命。
除了上述疾病,慢性宫颈炎、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,以及痛经、盆腔淤血综合征等也可能导致小腹疼痛。因此,当女性出现小腹疼痛症状时,切不可掉以轻心。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、反复发作,或伴有发热、阴道异常出血、白带异味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通过妇科检查、B 超、血常规等检查项目,明确病因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。同时,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外阴清洁,避免过度劳累,定期进行妇科检查,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。
发布于:北京市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